大赛主题
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
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
大赛总体安排新特点
扩大参赛规模,实现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与国际赛道拓展;广泛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政策,脱贫攻坚等国家策略。突出“海丝”特色,推动海峡两岸青年大学生深度交流。
精简参赛项目类型
此次双创大赛将原先的7大项目类型精简为6个,将“互联网+商务服务”与“互联网+公共服务”合并为“互联网+社会服务”。
精简后的6大项目类型
“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单独开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所有类型项目均可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项目可自主选择主赛道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但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
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参赛团队与条件
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8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在校生。
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之后毕业的)。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5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就业型创业组。参赛项目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岗位创新、技能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创新)。若参赛项目在2018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在校生。若参赛项目在2018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跨校团队及师生同创细则
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中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老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往届大赛金奖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
赛制以及奖励
赛制:
大赛采用初赛、现场决赛二级赛制,获奖项目将择优推荐参加全省总决赛。
奖励:
初赛通过评审,择优确定20个项目(将根据最后各二级院系推荐的入围项目情况,确定决赛项目类型及名额。现暂定:创意组8个、初创组4个、成长组4个、就业型创业组4个)进入现场决赛,决赛将按创意组(含创意组与就业型创业组未注册项目)与实践组(含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已注册项目)两个组别进行评审,两组各决出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优秀奖2个。由大赛组委会依据《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文件要求,向获奖者颁发奖金、证书,同时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院系优秀组织奖,院系组织和获奖情况将纳入年度教学工作评估考核。获奖的项目根据排名优先入驻学院创业园或学生街。